老林聊斋(十一)
几次去天鹅湖都想和哪里的常客亲近,可每次都比较失望,它们对所有人都是若即若离。通过观察我发现,这和我拥有的外在资源及内在气质没有关系,因为不管是年老人年少人还是帅哥靓妹,它们都保持高度的警惕。只有人与它们的距离,在它们认为没有威胁的情况下,它们才会显得无忧无虑,旁观者在它们身上才有舞姿可品,才有憨态可尝。可是要想有效清晰的记录那些珍贵的舜间,必须要有特殊的设备,如二百的,四百的或八百的相机镜头,才能进行收藏。说实话,我已经望梅止渴了好多年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实现愿望需要一年甚至几年的工资投入才可以。多么希望这些自然的宠物能和我们无隔阂的接触,满足我人生的一个小小追求。
希望归希望,自然形成的习惯和规律并不会因为我和你的希望而改变。我们把几千年来的行为习惯用文字写在纸上,就是文明或文化,我们引为骄傲的五千年古国文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应该就是这样得来的。可它们千百年来子子孙孙遗传下来的文化,应该说除了觅食经验,求爱做爱生儿育女的快乐、义务、责任外,还有一条就是如何存在。父母的父母让它们牢记,必须得怕人,这是人们日常生活都挂在嘴上的,它们如果视若无睹,其不是自毁前程或自绝于充满爱的世界么。
我喜欢它们仅仅是因为视角的享受,硕壮而不臃肿的躯体,流线型的头部结构,米黄色富有挑战意味儿的喙,修长的双腿可以稳稳的站在其它水禽难以涉足的水中,就那样静静的等着从腿边儿游过的小鱼。还有那洁白的羽毛,好象永远都不会被玷污那样让人爱待。
自从走马观花般认识湿地后,就总想半瓶幌当似的卖萌,往往是在对着自已的拙作时异想天开。如那纤腿下的流水是不是从城里的生活区流来,经过了多少马唐、蓼、水葱、莲、芦苇、薄草、藻类等水生植物的需求选择。这些水生植物是老死枯萎腐烂沉淀成河泥,让微生物或藏身于泥中的软体动物享用啦,还是随水流运动给浮游生物创造繁荣昌盛的条件,还是叶绿体活性最强时就成为了鱼成长壮大的基础材料?听说,多问,多观察,多想,多记录思想行为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过程,就是研究,如果这种说法靠谱,那么植物生长过程就是生态循环的第一步,它们利用自己的生理功能,将不管是pm2.5状态下的还是纳米状态下的(它们是不是一样大小我也不知道),流水里有的自然界中拥有的自己需要的物质分子,网络到一块儿,用太阳的能量组合成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并把多余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的方式贮藏进去,以后,不管是那一种生命有幸得到了,都会是生命活动的能量。目前人类研究证明,由植物参与的这样一个自然界的物质转化过程,使自然界里有了生命的存在环境。如果生命感觉存在环境不适,肯定与植物的功能强弱存在有直接关系。辩证思维认为,改变环境减排没有错,但增强植物物质转化的功能更值得关注。
从动物吃植物,到低级动物被高级动物吃掉的现象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为了让植物功能更强,为生命创造最适宜的生存环境呢?人们的研究成果还证实,自然界里高级动物处在生物链的最顶端,且数量也是最少的。那么人是不是自然界里的高级动物呢,是不是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是不是数量最少呢?人们的活动效果对植物功能的影响是增强呢还是减弱呢?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谁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怕人的问题,演习了不知道有几千年了,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加严重了。希望成为泡影不怕,只要这种演习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就是人的福份。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