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
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主办 2010年8月4日
编者按:浙江林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许许多多优秀林木良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中,最让人为之感动与动容的,是那些数十年如一日在基层一线艰苦奋斗、心怀浙江林木良种事业的工作者们。在浙江林业发展道路上一路走来,他们坚守工作岗位,做出了杰出的成绩,在浙江林业的发展历程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光辉篇章。
开拓进取创先争优
——张建忠的林木良种工作奋进之路
张建忠,1964年11月出生,浙江林学院本科(函授)学历,林业高级工程师。1985年8月从浙江林校毕业,分配到余杭县长乐林场工作,一直从事杉木、国外松等林木良种选育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业绩。现任杭州市余杭区国营长乐林场场长、杭州余杭农林资产经营集团公司长乐分公司经理、浙江世界贸易中心长乐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工作25年来,张建忠同志以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事着基地的林木良种繁育工作,主持并组织实施了185亩火炬松改良代种子园和106亩杉木二代种子园的建设,现均已投产。参与实施了306亩湿地松种子园丰产技术,最高年份亩产达到6.95公斤。1996年主持开展了绿化观赏树种良种繁育工作,营建了130亩绿化观赏树种种质资源收集库,收集优良观赏树种品种170余个。参与实施了樟树的种源试验和家系测定,收集到全国所有的樟树种源家系230余个,为浙江省樟树的芳香油、观赏、用材的良种选择提供了物质基础。2002年主持开展了投资310万的“余杭市长乐林场林木良种基地改扩建工程”的国债项目,2005年通过了省发改委组织的验收。
在认真做好良种基地日常管理的同时,张建忠同志积极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良种科研工作。先后有1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获完成的“湿地松、火炬松种源试验”,92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杉木一代种子园丰产技术及遗传效益的研究”和“火炬松纸浆材良种选育的研究”两项省攻关课题,96年同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完成的“余杭长乐湿地松、火炬松地理种源试验研究”和“一优两高林业建设工程”96年分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与新安江开发公司一起共同完成的“iht球果烘干机改进与应用”97年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庆元林场共同研究的“杉木种子园丰产技术、投资结构及经济效益研究”99年度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共同研究完成的省科委重点攻关课题“板栗优良品种(无性系)苗木分子标记鉴别研究”2001年获省科技兴林二等奖;为解决废弃石矿复绿问题,1998年与省水利厅、杭州市林水局、余杭区林水局合作对裸露岩体栽植复绿种植基及复绿方法进行了研究,于2002年通过省专家组的鉴定,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参加完成了“樟树地理种源早期变异规律研究和绿化用优良种源选择”2002年11月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阔叶绿化树种选育和快繁技术研究”2003年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先后发表论文17篇,其中6篇获省、市、县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多年来的勤奋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1990年、1997年两次被评为省林业先进工作者,95-97年度杭州市林业先进工作者;96、97年连续两次被评为余杭市十佳科技明星;1998年被余杭市委列入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的青年科技人才,得到市人才培养基金的资助;2001年列入杭州市新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并享受余杭区政府特殊政府津贴奖。1997年-2006年担任杭州市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2002年出席了杭州市第九届党代会。
情系良种 无怨无悔
——储德裕26年的林木良种情缘
储德裕,1964年8月出生,1984年6月在姥山马尾松种子园参加工作,担任马尾松种子园组组长,2002年开始担任姥山林场副场长主管林业良种工作至今。
储德裕同志是姥山林场马尾松种子园对外特招的一批社会知识青年。他参加工作不久在亚林所老师业务指导下,独立担当野外选优重任,开始进行马尾松优树选择。最艰苦的野外选优工作,建立了储德裕同志对良种选育事业的热爱,两年下来,他带队选优先后在淳安县十几个乡镇以及丽水、巨洲、金华地区、湖北省等地先后选择马尾松优树一百余颗,并将采得种子和穗条进行了子代测定和种质资源库的建设。
储德裕同志工作上不怕苦、不怕累,有很强的上进心,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在嫁接培训中,他练习削用的穗条要比同事多一倍以上,而他所学到的嫁接技能也比同事们高出一筹,事后他独立完成马尾松一代育种群体120亩嫁接任务,而且成活率都在80%以上,1988年被首派安徽省林科所进行马尾松种子园建园嫁接任务。之后受福建、湖北、湖南等林科所邀请,帮助其马尾松种质资源库与马尾松种子园建园嫁接工作,嫁接技能一致得到专家同行认可。
在良种建设最萧条时期,与储德裕一起参加工作的六位同事中有五位先后离开林场良种岗位,只有他一人还坚守良种岗位,到如今已经有26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和良种结下缘,这就是良缘。现在他看到自已亲手嫁接的马尾松种质资源库被列为国家首批种质资源库,他由衷感到自豪和骄傲,也更坚定了他对良种事业的热爱。
储德裕同志在良种建设中,不但学到一手过硬的嫁接技术,而且掌握了林业育苗与种子园管理技术。他先后参加省林干校良种繁育技术培训班、浙江林校脱产学习,国家林业局举办的多期良种技术培训班,为林场编写两期国债项目可研报告、设计方案,并担其技术负责人。参加马尾松种子园建设协作组,开展马尾松造纸材定向培育和种子园丰产研究,马尾松杂交育种及二代建园材料选择等研究。参加柏木良种推广与示范课题,开展柏木无性系种子园结实规律及优良家系评选活动。先后发表科技论文18篇,取得了14项科研成果,其中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浙江省林业厅(林学会)科技兴林奖一、二、三等奖12项。
经历26年良种建设的风风雨雨,储德裕已从一个小知识青年到如今马尾松良种建设技术骨干。他掌握了马尾松种子园建设各项技术,熟练操作马尾松嫁接、扦插等一系列技术,熟悉马尾松种子园高产稳产技术要领以及良种繁育技术要领,成为了基地良种建设中一位优秀的技术骨干。
默默坚守扎根基地
——冯建国30年如一日致力于林木良种工作
冯建国,1959年5月出生,1979年参加林业培训班和全国林木良种数理统计培训班,1980年1月参加工作,从事杉木优树选择和种子园营建及子代测定工作, 并参加了浙江省杉木科研攻关协作组,1983年9月就读浙江林校林业专业,1986年7月毕业后在龙泉市林科所从事林木良种遗传改良工作,于1993年9月担任龙泉市林科所副所长主持工作至今,分管林科所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科研工作及容器苗基地建设工作。
冯建国同志与林木良种建设事业打了30多年交道,坚守在林木良种建设的岗位上,作为技术骨干与负责人,先后参加了杉木1代、1.5代杉木种子园建设,完成了杉木2代、2.5代种子园建设和在建的高生产力双系种子园和3代种子园建设工作;主持并完成《龙泉市林木良种基地改扩建工程》和《浙江省地市级中心苗圃建设项目——龙泉市国有苗圃》两个国债项目建设;参加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和浙江省重大、重点项目16项;取得各级科研成果10项,其中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三项,《杉木良种“龙泉1号”繁育推广》获省人民政府星火三等奖(排名第2),南方红豆杉和三尖杉药用种质选择及高效栽培》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6),1982年作为主要参加者“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多学科科学考察”获省人民政府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获省林业厅科技兴林奖4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分别是“阔叶林发展工程模式与培育技术研究”、“雷公藤质量评价与资源利用研究”等;获县级科研成果奖3项;在国家核心科技期刊上发表《特种高档用材红豆树培育技术》等论文16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合作10篇,参加著作和定额编写5篇;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龙泉市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丽水市先进林业科技工作者。
冯建国同志21岁参加工作,从一开始单位的交通工具只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和两辆自行车,每天至少步行40-50里山路去山里进行杉木优树复选工作到如今,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期,国家对良种基地建设的投入经费开始减少,龙泉林业部门经费也相当困难,林科所步入有史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开始进行人员精减改革,在职职工的月工资也只能以60%的比例下发。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纷纷调离林科所。冯建国有过挣扎,有过动摇,但他最后决定,无论环境多么艰苦,一定要坚守在林木良种建设这个岗位上。为此,冯建国和其他林科所班子成员一起,团结全体职工,通过承包园林绿化工程、培育绿化苗木等形式增加所内经济收入,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良种基地建设工作正常运转。
经过多年的历练,现如今,冯建国同志已掌握了杉木不同世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技术和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及林木遗传育种程序,攻克了主要阔叶树种子和无性扦插繁育的技术关键及轻基质容器苗培育的关键技术,掌握了各种田间试验设计和数理统计方法及营造林技术。已从一个当初知之甚少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林木良种建设技术专家。
更正:第12期各市录用稿件数量中金华市总计数量为1篇,现更正为12篇。
地址:杭州市凯旋路226号 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办公室 邮编:310020 传真:0571-86040742
联系人:李长涛 陈奔 电话:0571-86949294,86042406 e-mail:或农民信箱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