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 2018-06-26 02版
在安徽,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皇甫山国有林场称得上是老资格了。
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的皇甫山终年藤萝翠蔓、雾气环绕,野生动物随处可见,鸟啼声清脆悦耳,是皖东地区的“天然氧吧”。2017年5月以来,滁州市推进实施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为皇甫山国有林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林场由过去依靠采伐经营为主向林下种植、养殖、深加工综合发展转型。
皇甫山国有林场拥有江淮地区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次生林景观带,也是皖东地区唯一集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生态保护区和风景区为一体的特殊区域,被誉为“华东的西双版纳”。皇甫山有野生植物114种、野生动物160多种、鸟类127种,每年有数十万只夏候鹭鸟云集至此,形成全国罕见的鹭群景观。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天然氧吧”,据林业部门监测显示,皇甫山风景区腹地每立方厘米含5万-8万个负氧离子,比国际卫生组织规定标准高出数十倍。
为更好地保护这片宝贵的原始次生林资源,去年5月,滁州市将皇甫山、常山、长冲、大柳4个林场合并,组成皇甫山国有林场,停止了以商业性采伐为主的经营模式,确保森林资源稳步恢复和增长。
一年来,皇甫山国有林场积极推行林长制,明确林长职责是负责组织林场资源培育、保护和发展工作。林场规范监督管理机制,落实监督管理主体责任,按照国有林场改革后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实行监管,严格处罚破坏森林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违者除赔偿一定经济损失还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皇甫山国有林场还明确经营目标,严格绩效考核,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干部干事、职工干活”的内在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目标管理和末位惩戒机制,做到任期有目标、年度有任务、年末有考核。林场将月度、季度、半年考核等日常性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将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财政支持资金、绩效奖金发放、干部调整使用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调动林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随着国有林场改革任务的全面完成,皇甫山在确保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的同时,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林场的重要任务。林场围绕森林生态和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木本油料、麻栎生物质能源、杜仲新兴战略、乡土特色苗木、森林旅游、林产品精深加工、林下种养业七大林业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皇甫山国有林场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精选薄壳山核桃、麻栎、杜仲等适合本地发展的树种作为发展林业产业的主要树种,以生态优先为前提深度挖掘林产业潜力。林场还将原大柳林场苗圃地整体规划垦地做床,作为薄壳山核桃新品种的繁育基地。
皇甫山国有林场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优势,在薄壳山核桃和杜仲林间套种中药材。林场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实地考察各地成功的栽培经验,把生产技术与林场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土地资源条件有机结合,选择适合皖东区域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中药材进行林下种植。
今年,皇甫山国有林场投入30余万元新建食用菌大棚1200平方米,建起林场的第一个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利用国有林场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把食用菌栽培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同时,林场利用南谯区的柞蚕成功养殖经验,结合充足的麻栎资源,发展柞蚕项目。“发展柞蚕项目仅仅是一个开端。”皇甫山国有林场场长刘绪香说,该项目落地可带动柞蚕丝、特色美味菜肴、医疗保健品开发、生态旅游观光等项目的实施。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