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南部,地处辽西北的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70年来,面对呼啸而下的肆虐风沙,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彰武人一直没有停下治沙的脚步。从一棵树,到一排树,再到整片林海。70年接力治沙,累计完成人工治沙造林保存面积156.5万亩,封山育林23.8万亩,飞播造林17.2万亩;全县林地面积增加到20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31.5%。如今,12.5万亩农田防护林体系工程,庇护着全县176万亩的基本农田,基本消除了风剥沙压对农作物的危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一条绿色长城横亘在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边界,让科尔沁沙地停下了南侵的脚步。全县粮食产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亿公斤增长到现在的11.6亿公斤,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
“尊重自然,科学治沙是彰武人治沙成功的关键”。70年来,作为新中国最早科学治沙的地方,以刘斌、宋晓东等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和董福财、侯贵等为代表的民间治沙英雄群体,无论时代如何变换,他们初心不改,矢志不移,把科学治沙贯穿始终,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一系列生态治理的组织模式,总结提炼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在治理中利用,在利用中治理,一批治沙造林的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大批治沙造林的科技人员从这里走向新中国治沙第一线,为我国固沙造林作出了贡献。
进入新时代以来,彰武人发扬一代代治沙人“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治沙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过去的防沙造林走上了“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变沙为宝”的综合治理新阶段,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态综合体已经建设,一个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生态新彰武正在辽西北缓缓崛起。
要想改造自然,必须迈开双脚了解自然。要蹲在沙地里,摸索固沙造林的规律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彰武县,24个乡镇有23个属于沙区,沙化面积达52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6%。
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制定了东北西部防护林带建设计划,成立了沙荒造林局,在章古台设立了苗圃。1952年4月,辽西省林业试验站(原固沙所前身,现在的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在彰武县章古台成立,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沙造林的科研机构。曾担任过冀东解放区区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义县县长的刘斌,将全家从县城搬到了荒凉的章古台。刘斌和他最初的几个同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治沙人。
“要想改造自然,必须迈开双脚了解自然。”那时候,刘斌带着同事们天不亮就出发,奔走在茫茫沙丘中。1957年,固沙所探索出“以灌木固沙为主,人工沙障为辅,顺风推进,前挡后拉,分批治理”的综合固沙方法,被誉为中国三大治沙方法之一,黄柳、胡枝子、锦鸡儿等固沙灌木填补了中国灌木治沙史的空白。
“灌木阻挡风沙的能力不如乔木。”1955年8月,固沙所科研人员远赴呼伦贝尔沙地中的原始森林,找到了我国仅存的原始沙地樟子松林,并引来5000棵樟子松树苗,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选种、育苗、试种,营建了国内最早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将这种原本生长在寒温带的树种硬生生“南移”8个纬度,落户地处温带的彰武,创造了中国沙地造林奇迹。
从那时起,樟子松开始在河北塞罕坝、陕西榆林等地大范围推广。1978年,樟子松成为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第一针叶树种,现已成为新中国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治理的主力树种。
固沙造林是世界难题,彰武人获得了成功,成为中国荒漠化治理的一面旗帜。固沙经验开始在整个“三北”地区推广应用。截至20世纪末,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名外宾前来参观考察。
1961年9月,大学毕业的朱德华来到偏僻的章古台,一待就是40多年。“研究风沙就要蹲在沙地里,风越大越要守着,观测风沙怎么移动,摸索固沙造林规律。”朱德华说,他和他的科研团队用了18年时间,从数万个数据中摸清了风沙经过农田防护林的规律,并因地施策建设了旱田、水田、牧场等各类防风林带。“防护林如同绿色长城,让章古台不足万亩的轮荒地,变出了5万多亩的固耕田。”章古台邰家村两家子屯农民苏长福说。
1991年夏天,“三北”防护林多处树龄最大的樟子松出现群团状枯死,呈现流行性爆发趋势。面对保住千万亩樟子松的重任,扎根彰武33年,把青春献给治沙造林事业的原固沙所所长宋晓东,从1992年开始钻研樟子松人工林衰退治理近20年,经历了无数次试验失败后,终于找到衰退原因和生态控制技术,保住了“三北”防护林千万亩樟子松。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的前身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治沙科研机构,新中国科学治沙由此起步。”现任所长于国庆说,70年来,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固定流沙、培育良种、科学经营、生态监测,一边种树、一边育人,为中国荒漠化治理贡献了大批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现如今,省农科院沙地所累计培训科技人员8500余人次。从这里走出去的科技人员遍布国内治沙一线,带动“三北”地区十四个省(区、市)固沙造林超千万亩。截至2020年末,围绕彰武治沙已取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270项,176项成果获奖。其中“樟子松沙荒造林技术”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章古台固沙造林”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风沙地改良利用综合样板建设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渗透在一代代彰武人骨子里的信念就是固沙造林
在年轻一代彰武人眼里,家乡除了满眼的绿色,很难看到风沙的影子。但是,他们从上小学就知道有一个叫刘斌的外地人,拖家带口来彰武治沙的故事。他们也知道董福财、侯贵、马辉、李东魁等等一代代治沙护林人,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创造了今天彰武沙地变林海的奇迹。
“风卷着沙子,走对面都看不清人。刮一宿风,门被沙子堵得推不开,只能从窗户跳出去。” 从小生活在北甸子村古稀老人马义说起从前风沙肆虐的景象记忆犹新。
北甸子村,因为深入科尔沁腹地,被人们叫做“辽宁沙窝子”,村里的老百姓吃够了风沙的苦。从90年代初开始,村支书董福财领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开始在沙地上种树。
漫漫黄沙中,种树谈何容易,村民们面临着整村搬迁的境地。
为了保卫家园,董福财把12户村民代表召集起来开始了艰难的治沙。头一天大伙把树栽上,第二天早上一看,树苗都刮跑了。刮跑了,再种;再刮跑,接着种……
终于,树扎下了根,所有人的心里也有了希望,全村人陆陆续续加入进来。从董福财一个人、一家人,到12户四五十人,再到全村三百多人,北甸子村人硬是在沙坨子上植树2.6万亩,建起了一道15公里长、3公里宽的松林防护带,北甸子村不仅没消失,还将辽宁省抵御风沙的防线向北推进了13公里。
“这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每天只要闲下来,董福财的儿子、阿尔乡镇北甸子村义务护林员董伟都要到林子里走一走,“沙地上的林子,每棵树都是宝贝疙瘩,要一分种、九分管。”
在彰武治沙的70年中,一个个像董福财这样的个体聚合迸发出惊人力量,他们不屈不挠与风沙搏斗,靠着手中的铁锹、马车等简陋的工具,在一棵树、一棵树不停栽种中,风沙肆虐的脚步退缩了。
“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只要还能迈得开步,我还要干下去。”年逾七旬的四合城镇刘家村党员侯贵一脸坚定。20多年来,他倾其所有,坚守清贫生活,走遍2400余亩的沙丘荒地,种下20余万棵树木。
全国劳动模范李东魁,一匹老马、一个水壶,1987年到章古台林场阿尔乡护林点当护林员,在没水没电的环境里看护8500亩樟子松林,每天至少巡山13个小时,一干就是34年,无一次森林火灾。妻子病了、房子漏雨,甚至女儿的婚礼,他都顾不上,李东魁说:“树起来了,咱给守住了,值!”
全国绿化劳动模范杨海青,将草籽撒在羊蹄子印里,千余亩沙丘再披新绿;“绿色长城奖章”获得者、扎根基层数十年的乡镇女干部马辉,带领群众栽植防护林46公里、1000万余棵……
从董福财到侯贵,再到李东魁,治沙路上英雄辈出;从一个人,到一村人,再到全县人,治沙造林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是42万彰武人刻在骨子里的事,人人都是治沙人。
“彰武治沙,历届党委政府不变目标,接续奋斗;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人民群众默默无闻,永不退缩。”现任彰武县委书记刘江义说,彰武人誓死保卫家园,妻子陪着丈夫干,父母老了子女上,后任接着前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彰武人在治沙路上矢志不移、接力奋斗,成效显著。
从防沙、改沙、治沙到用沙,彰武走上了生态综合治理新阶段
迈向新时代,彰武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水定绿、以水定林、量水而行,不断探索“以林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变沙为宝”的生态综合治理之路。
依托沙地所等科研单位选育出彰武松等林木良种,开展乔灌草复合经营模式研究,建立了章古台4.5万亩防护林类型齐全的防沙治沙用沙综合示范区。实施“以林挡沙”生态工程,围绕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重点开展环村林环屯林、治理风沙口缺段、农田林网修复、治理“小开荒”等绿化工程11.7万亩。建立了草种多样化的沙地草业科园,开展林果粮草畜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以130万亩草原恢复工程为目标,实施“以草固沙”生态工程。2018年以来,完成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48.1万亩,在北部4个乡镇14个村形成了54万亩的区域疏林草原,建成58.8公里草原路,示范区植被盖度由不足20%提高到80%,流动、半流动沙丘初步固定,风蚀点大幅减少。彰武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段文刚说,130万亩草原恢复工程将在彰武北部构筑生态屏障,是统筹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动实践,通过重点打造欧李山、德力格尔、半拉山等旅游观光带,种植沙地经济作物,发展乡村旅游,让彰武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起来。
站在柳河岸边,一眼看不到尽头的稻田一片金黄,万亩旱田改水田后的第一季水稻即将丰收。“以前刮到嘴里的沙子那么苦,现在沙地里种的水稻,闻着就香。”大冷镇上三家子村村支书白光利说。
曾经因为水少、沙多,柳河被称为“东北小黄河”。河边周边的沙地,原来种玉米,越种,沙化越严重。在“以水含沙”的治沙理念下,如今,5万亩沙地被奇迹般改造成水田。“通过柳河治理,我们祖祖辈辈的旱田种上了水稻。”满堂红镇蘑菇沟村村民高海芹说。
2021年,彰武县启动柳河综合治理项目,通过修建70余公里堤防生态带,建设城区段4公里景观带,并在满堂红镇、大冷镇、冯家镇开发5万亩水田,让“荒沙窝子”变成“鱼米之乡”。据专家介绍,引柳河水进稻蟹立体养殖水田后,泥沙成了上等肥料,地会越种越肥。此外,旱改水还能辐射出50平方公里的湿地效应。
在铸造专家眼里,彰武风积沙品质优良,是沙中“细粮”,铸造、航天、石油等行业都离不开它。早在1957年,彰武人就开始利用硅砂,但始终没有形成规模。2013年,全行业产值不足全县经济总量的1%。近年来,彰武人敏锐地意识到沙子的价值,与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深入发掘硅砂宝藏,变沙为宝。截至目前,彰武铸砂产量占全国铸砂产量的10%,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国内硅砂行业十强企业中的七家已落户彰武,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铸造用硅砂产业基地。
自2013年彰武开展光伏建设以来,华能、三峡、华电、辽能先后在阿尔乡镇、章古台镇、冯家镇、后新秋镇和前福兴地镇建设光伏10.4万千瓦,利用荒漠化严重的低效能土地4280亩,实施“光伏锁沙”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合理的光伏阵列间距和有效遮荫,降低地表温度,降低蒸发量,保护地下水资源,较大幅度消减风速,逐渐恢复原生植物生长。同时,吸纳当地村民进入场区进行组件检修、维护,把农闲时的时间利用起来,促进农民增收,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几年的运行,基本遏制了原有土地沙化趋势,走出一条荒漠化治理、光伏发电、生态修复、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共赢道路。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新能源指标争取力度,力争更多风电、光伏指标落地彰武,助力彰武荒漠化治理,统筹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生态屏障彰武‘光伏 治沙’示范工程,通过沙上有风机、沙地铺光伏、沙面植草地、沙下种作物,探索立体化生态产业新路径,构建生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新模式。”刘江义说,防沙造林、治用结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彰武人一直在路上。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焦宏 于险峰 张仁军 见习记者 齐雯怡 转自11月1日中国农网)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