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扮青山惠民生
赵树丛
12月28日,是我们敬爱的老部长、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奠基人梁希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推荐他的一篇著作《民生问题与森林》,和大家一起学习领悟,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深切怀念。
发展林业改善民生,是梁希林业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我们纪念和缅怀梁希,最关键的就是要真正秉承他的思想精髓,努力完成他未竟的林业事业。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也是民生的重要基础。梁希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指出,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靠着森林,国无森林,民不聊生。进入21世纪的今天,林业与民生问题联系更加密切,更加息息相关。从物质层面看,林业提供的木材和林产品,可以较好地满足人们对“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发展林业还可以满足广大农民靠山增收、依林致富的愿望,对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从生态层面看,人们对新鲜空气、洁净淡水、负氧离子、生态休闲等生态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需求已经成为最基本的民生需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抓生态就是抓民生,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
建设美丽中国,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成为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梁希就勾画了“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美好蓝图,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新中国务林人的神圣追求。今天,我国林业承担着森林、湿地、荒漠三个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职责,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阵地和主力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揭示了生态决定文明兴衰的客观规律,阐述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作出了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赋予了林业在实现中国梦中肩负的重要任务,提出了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的工作要求,阐明了“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内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基本遵循,也是做好林业工作的根本指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林业新的使命和任务,要求我们始终把满足民生需求作为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要提高思想认识,改善生态是林业的根本任务,改善民生是林业的主要目的,切实做到服务民生抓生态、改善生态惠民生。要大力改革创新,不断丰富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实质内涵,完善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体系框架。要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充分发挥林业对改善民生的特殊作用。
装扮青山惠民生,是梁希等老一辈新中国林业事业开拓者的主张和愿望,也是我们这一代务林人的光荣使命。让我们高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旗帜,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