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时有报道对大量引进外来苗木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并因此而提倡苗木自给,这是将盲目引进与苗木自给简单画等号。实际上,盲目引进固然不可取,但绿化苗木刻意追求自给自足也不可取。
一直以来,盲目大量引进外来苗木几乎受到一致的批评,不被人看好,其主要理由就是“外来苗木水土不服,适应性不如乡土品种,从而导致生态效益大打折扣、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由此,不少人因此而大力提倡城市绿化苗木供应应自给自足。
众所周知,在城市绿化行业,苗木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在国内,先后形成了浙江萧山、河南鄢陵、湖南浏阳、四川温江等一些规模和影响力都相对较大的区域性花木产业基地。这些基地几乎成为辐射一定区域的苗木集散地,大量传统或新兴的绿化植物品种汇集于此,一些主流品种往往还能影响绿化项目的设计风格与走向。无可否认,这样的花木基地对促成全国绿化苗木市场发育成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人可能会指出,区域性的大型苗木基地存在一定风险,比如,众多苗商看到某些品种市场前景好而跟风、随大流,最终导致供大于求,从而彻底“断送”一些颇具潜力的品种。的确,类似现象发生过并可能还会不时发生,但这只是苗木市场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不足以否定绿化苗木规模化经营为社会创造的整体效益。
如果片面追求苗木供应自给自足,必然导致小而零散甚至小作坊式的市场格局。这不是一种倒退吗?
与规模化经营相伴生的区域性苗木基地具有价廉、质优、品种齐、数量多等众多优势,这是小作坊式苗木生产、供应所不可比拟的。毕竟,到苗木基地“一站式”购齐,而省去东奔西跑,还能享受价格上的优惠,何乐而不为?此外,到基地购买绿化品种基本上也算不上外来品种,而都是一些传统、大众化的品种如香樟、紫薇、合欢等等。基地里的商户不过将这些品种大规模种植,从而以数量优势实现价格优势,并最终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区域性苗木基地是市场化竞争的必然结果,对促进绿化事业发展不无裨益。如果不是出于地区保护主义的想法,苗木产销还是不要刻意追求自给自足,只要顺应市场趋势就好。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