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工厂化育苗,是以先进的育苗设施、设备装备和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工厂化育苗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用种量少,占地面积小;能够缩短苗龄,节省育苗时间;能够尽可能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统一管理、推广新技术,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的显著标志。
重庆潼南
水稻工厂化育秧每亩可节约成本60余元
人勤春更早,时令不等人。日前,在重庆市潼南县召开的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吸引了众多客商和农户关注。与往届现场会不同的是,此次现场会众多农业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集中亮相,受到了与会者与农户的追捧。
“我们的水稻工厂化育秧是一项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当日上午,在潼南县崇龛镇临江村一座高大的“玻璃房”里,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类水稻秧苗,旁边还有各类专用育秧设备。据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介绍,这是临江村新建的工厂化育秧项目。
重庆市农委一负责人介绍,相比传统的大棚育苗等方式,工厂化育苗优势更明显。一是成本低,工厂化育1亩水稻秧苗总成本为108.6元,而传统的总成本为171.9元,每亩水稻可节约育秧成本63.3元。二是效率高,利用播种机,工人每天人均播种150盘,而常规育苗每人每天仅可播14盘。三是品质好,由于温控等系统的调节和营养杯的使用,秧苗生长出来十分茁壮。四是抗风险能力强,在工厂内不会受到倒春寒等的影响。因此,今后,工厂化育秧将是一种趋势。
同时,现场会上水稻无纺布生态塑盘旱育抛秧等24种新型大春育秧育苗方式,也引起现场观众较大兴趣。
除了新技术,现场还有众多的新型农机展出,如小型打米机、蔬菜播种机、田园转运机、高粱玉米脱粒机、履带土地平整机等。
王翔
河北藁城
育苗环节从蔬菜产业链中分离
“这是刚刚嫁接好的黄瓜苗,等到3月份就可以定植了。”望着绿油油的小苗,河北省藁城市农业高科技园区主任马书昌格外高兴。虽然室外春寒料峭,但在园区育苗大棚里,20摄氏度左右的恒温让黄瓜苗茁壮成长。
棚内,育苗工人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把小苗从子叶下约2厘米处斜切,另一人将切下的黄瓜苗插入南瓜苗两片子叶中间,不一会儿,一个育苗盘的种苗就嫁接好了。说到嫁接的好处,工人李兰凤打开了话匣子:“南瓜根系发达,把黄瓜嫁接到上面,可以提高黄瓜的抗病能力,长出的黄瓜瓜条直,卖相好。”
以前,藁城农民从山东买苗,一棵苗要6角多钱,而且幼苗经过长途运输,成活率得不到保障,现在实现了育苗本地化、工厂化。“一棵苗也就5角多钱,为农民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培育的苗适应本地气候,成活率提高了。”马书昌补充说。
春节过后,十里八乡来育苗大棚参观的村民就没有断过趟儿。贾市庄镇张名甫村的村民赵孟彬一大早就赶了过来,他以前培育的种苗质量不高,还得占用大棚里最好的地块,一季少赚2000多元钱。“听说这里的蔬菜苗质量好,价格还比山东运过来的种苗便宜,俺过来看看。苗儿确实不错,已经预订了3000棵,马年致富也有信心了。”
现在,园区培育的种苗,不仅供应本地大棚黄瓜、温室番茄、中大棚甜椒等蔬菜基地,附近正定、赵县、无极等县也过来订购种苗,还销售到张家口、承德等地,销售品种也增加到20多个。今年,该园区还将扩大育苗温室面积,将育苗大棚从18个扩建到24个,届时一茬最多可育苗350万株,全年育苗总量预计将达到1000万株。“工厂化育苗从源头上提高了蔬菜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益。”马书昌说。
据悉,为使育苗环节从蔬菜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实现工厂化生产,藁城市专门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每年拿出专款奖励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同时对基质、育苗盘等物资进行补助。
侯天仪 张倩 张建岗
青海乐都
高原菜农从育苗两周到半天取苗
临近下午,已经忙了5个小时的菜农董其林仍不敢懈怠,他小心翼翼地将一摞摞菜苗入箱、装车。看着车厢被绿油油的菜苗渐渐填满,董其林露出会心的笑容。
董其林来自有“高原菜篮子”称号的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这里是青海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过去,眼下正是菜农最忙碌的时节,然而近两年菜农们却轻松了不少——过去两周才能完成的育苗工作被半天就可完成的“取苗”替代了。
记者看到,在乐都区农业示范园区的育苗基地内,和董其林一样前来取苗的菜农排起了长队。海东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韩秦告诉记者,这里培育着4000万株菜苗,是青海最大的蔬菜育苗中心,可以为青海主要农产区提供全部蔬菜的种苗。
“设施农业在这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由于采用无土基质育苗法统一培育,严格控制温、湿度,菜苗病菌几乎‘零’化,蔬菜产量最少提高20%。”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永红说。
“去年咱家的辣椒1根变8根,你信不?”来自乐都区碾伯镇的菜农杨月秀大汗淋漓地边将菜苗装车边说。她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后笑着掰着手指算起了账:“以前培育辣椒苗,从播种、观察到成苗要两周,育出的苗高的高低的低,一株成本要8毛。”杨月秀伸出8根手指比划着说。
“前年开始我和丈夫开始在园区内取苗,这里的菜苗就像同一根苗变的,高矮胖瘦都一样,还不长虫害,回去种上根本不用洒药。最关键的是一根苗只要一毛钱。这不等于辣椒1根变8根吗?”
李永红告诉记者,乐都区对菜农实施统一补贴,来到园区取苗,按照不同品种分别补贴50%~80%不等,相对菜农自己育苗可降低一半以上成本。
傍晚时分,园区内前来取苗的菜农逐渐散去,而取来的菜苗被统一装上配送车送往各个种植基地。再过一两个月,小小的菜苗就可成为百姓餐桌上的黄瓜、西红柿、茄子了。
据了解,目前乐都区已实现育苗订单全覆盖,今年乐都区农业示范园的育苗基地将扩大至1亿株,届时将可以满足青海全部蔬菜苗的培育需求。
新华社记者 张曦 曹婷 庞书玮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