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的核桃面积全国第二,红枣面积全国第五。如何把这两个产业做大做强?陕西省林业厅日前召开核桃、红枣产业专题研讨会,林农、林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代表等与林业部门领导面对面交流,探讨产业发展新路。
近年来,陕西林业本着“国土增绿、农民增收”的原则,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经济林产业进入空前快速发展时期。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陕西省核桃、红枣等五大干杂果经济林总面积2034万亩,产量达120万吨,产值达92亿元。其中,核桃和红枣面积分别从2009年的463万亩和268万亩,增加到898万亩和317万亩,产值分别由2009年的23亿元和18亿元增加到34亿元和31亿元。
陕西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晏正明介绍说,陕西是中国五大红枣产区之一,在黄河沿岸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约10多公里的区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300万亩红枣产业带。今年,在遭受阴雨等不利天气的情况下,陕西黄河沿岸枣区红枣总产量仍超过60万吨,产值30多亿元,红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
座谈会上,核桃产业发展龙头企业代表、大统集团董事长冯斌奎说,大统集团的5.7万亩核桃示范基地带动了陕、甘、宁一带的核桃产业发展。企业目前拥有9个核桃产品专利,1万吨的气调冷库,正在建设年产1000吨的核桃油加工设备和核桃粉加工、核桃乳加工等设施,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农民“种了以后怎么收、怎么卖、怎么转换成现金”的问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徐怀德建议,陕西要在解决红枣易裂口问题上下功夫,要像管庄稼一样精耕细作,提高产品品质。对于他的建议,大荔县林果专业合作社侯金良表示赞同。
经过热烈讨论,与会者总结出陕西核桃、红枣企业发展的4个瓶颈:一是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陕西红枣成熟期恰好为红枣种植区的雨期,容易造成落果裂果,仅榆林市每年因此原因造成的损失为30%-40%,不仅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伤害了果农的积极性。二是农民外出务工,致使经济林种植及管理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枣园核桃园管理粗放,直接影响到果园的产量和果品品质。三是外地优质果品对陕西果品销售市场挤压严重。四是后续产业不发达,产品加工和新品研发严重滞后。尽管近年来在清涧、大荔和黄龙分别出现了像“巨鹰红枣”、“大荔冬枣””、“黄龙核桃”这一类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但其企业规模、加工能力和产品知名度还远没有达到全国知名品牌的高度,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也远远低于新疆塔里木枣等品牌的价格,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也有待加强。
陕西省林业厅厅长李三原说,核桃、红枣在粮油、食品、生态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必须予以重视和关注,在品种、管理、后续加工以及市场营销方面,主管部门和从业者还需继续努力。要把经济林当作大山里的生态林对待,加大投入,精细管理,像养育孩子一样去管护。通过精细化管理,找出一条增加产值、提升效益的路子,为林农示范引路;还要收集、整理核桃、红枣烘干炉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决定下一步怎么办,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对症方能下药。通过研讨,陕西省红枣核桃产业从业者与林业部门达成共识:在干杂果产业发展上,要由过去追求面积扩张的数量型转变为追求质量的效益型,通过转变发展方式、狠抓质量管理,使全省红枣、核桃产业真正实现高产、优质、高效;要加大对低产果园的改造工作力度,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新园建设;继续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