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内产能过剩,苗木市场的“高成本、低利润”一直是苗木人心中的“隐痛”,加之疫情肆虐,物流受阻、退林还耕,让原本萎靡的苗木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一场国内苗木市场的“大洗牌”即将来临。
情势危急之下,国内很多苗圃求生存,开始低价吸引客户,进一步压缩原本已经微薄的利润,不少难以为继的小型苗圃纷纷退出市场。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一面是挑战、另一面是机遇,虽然眼下苗木市场的境况艰难,但从行业的整体数据分析,苗木的需求量还是有的,整个行情也不错,只是供需不对口的情况时有存在。简而言之,没有市场需求的幼苗,或者供应不足,不能满足需求,而市场需求少的幼苗供应过大,导致一些产品积压和滞销。
如今国内苗木市场的变化节奏正在加快,以市政绿化为例。近年来,各类市政绿化工程对于大型绿化苗木需求正在减少,小苗和彩叶苗需求增多,路边的观赏花卉逐渐取代了松树、柏树等绿化苗木。可见如今的城市绿化工程不再只注重管理,更注重配色和观赏。
如果您的苗圃里还有很多“滞销类型”的苗木,就赶紧清理一下存货,通过低价抛售,获得资金回流,为产品转型做好准备。
为了扭转“成本高、利润低”的窘境,苗木人要具备“断舍离”的认知和气魄,也就是说需要立即停止损失,下决心放弃应该放弃的东西,追求自己想要的。很多国内苗木人都有着“跟风盲种”的通病,前两年因为栾树受市场追捧,就一窝蜂的跟种,最后导致一个集中地区的栾树产品大量积压,滞销,最后只能砍了当柴烧,后来又因为彩叶树的兴起,又大举跟种美国红枫、黄栌、槭叶树,可是没有考虑到这些树种在国内某些地区的秋色表现,最后不仅产量不高,产品质量也不过关,导致血本无归。
实际上,苗木市场是一个综合型的市场,其中蕴含着众多的商机,如果单纯种苗木不能引起市场关注,可不可以考虑引种花卉做做鲜切花业务,或者学习新技术,生产容器造型苗,甚至可以发展乡村观光、花木产品加工与销售等业务,谋求新的发展方向。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