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管理是件大事,管理得法,苗圃经营绩效卓越,管理不当,绩效会比较差,甚至会赔本赚吆喝。管理,要精于算计,要放眼长远,要懂取舍。在现实工作中,一些从业者不能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和舍与得的关系,想鱼和熊掌兼得,最终因为没有准确定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更甚者导致苗圃难以为继。
1. 密植多卖苗
有的从业者的苗圃苗子种得特别密,问其原因,其说种密点可以多出些苗子,能多卖点钱。殊不知,近些年小苗由于存量过剩,行情并不景气,苗子长到一定规格了,卖又卖不出去,定植又没有资金来租地,最终要么砍掉,要么任由那么长着。
2.舍不得次苗
有的从业者,地里的苗子品相不好却舍不得处理掉,总觉着能卖个钱,苗子始终在地里长着,最终的结果是,次苗长大了还是没有卖出去,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次苗在什么时候都是次苗,错失了换钱的机遇。
3.大水大肥催苗
有的从业者,为了让苗子长得快点,用大水大肥来催苗,一年浇十几次水,而且每浇一次水就要施一次肥,这样做,虽然苗子长快了一些,但最终成了水肥苗,抗寒、抗旱能力大打折扣,移栽成活率大幅降低,水肥苗最终成为人人喊打的苗子。
4.病虫重治轻防
一些从业者,在日常管理中,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抓得不好,轻防重治,平时不注意监测病虫害,小病不治成大病,等病虫害蔓延开了,才开始打药,不仅浪费了财力,更是贻误了战机。
5.苗圃无路可走
一些苗木从业者,甚至是苗木企业,在规划自己的苗圃时,为了多种几棵苗子,不预留道路,或者是道路留的比较窄小,此举看似“节约”了土地,却为苗木销售留下了隐患。在卖苗子的时候,车进不去苗圃,只能远远地停着,靠人拉肩扛来运苗子,增加了不少人工成本。
6.小草不锄成大草
有的苗木从业者在苗圃管理的时候,见到苗圃里长了草,不及时锄,等草长大了再锄,消耗了更多的人工,草在生长过程中,还和苗木争夺了养分和水分。
7.施化肥而不施农家肥
在日常管理中,很多人在施肥的时候不愿意用农家肥,认为用化肥不仅干净而且苗木长势快,从而导致了土壤板结,影响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经测算,用同等价格的农家肥,效果并不比用化肥差,更重要的是用农家肥不仅养了苗子,还养了地,使土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8.地不多但品种多
有的从业者苗圃不大,但种植的品种不少,成了小而全,声称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卖苗子的时候东方不亮西方亮。但后果是怎样的呢?苗子虽然不错,由于没有量,都能卖但都卖不出去。
9.修剪重干轻冠
有的从业者在养护过程中(乔木最为典型),对树干要求比较严,树干要直,分枝点也要适宜,但对于树冠的修剪就比较粗放了,可以说是任由其生长,枝条多而密杂,还美其名曰多留条子树木增粗快。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木交易过程中,对树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枝、侧枝的选留都很重要。有不少树因为树冠冠形不美而降低了等级。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