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南高庄 苗市两重天
闫大成
最近(3月31日),笔者与齐鲁苗木网刘海彬经理一起,再次登上山东省莒南县南高庄村的丘陵地带——山东最大的生态造林松树育苗基地,只看到松树苗布满整个丘陵,绿油油的一望无际,却没看到往年春天苗农播种、浇水、起苗的繁忙景象,与三年前的情景截然不同,我们随后走访调查了村民并得出了结论。
一、调查:农民盲目跟风而上,导致松树育苗面积过快增长
南高庄村从1995年开始育黑松苗,2010年育苗规模发展到2000亩,到2011夏季之前苗木不仅十分畅销,价格也一直走高。当时两年生、高25-30厘米的小容器苗从0.25元/株上涨到0.60元/株,三年生、高50-60厘米的大容器苗卖到2.5-3.0元/株。随后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春季,南高庄村3000亩土地已全部育上苗,还从外地租用4000亩土地育苗,南高庄所在的坊前镇及相邻的洙边镇村民又跟风种植到10000亩左右,目前松树育苗已发展到17000亩的规模,种植品种也有原来的一个增加到黑松、侧柏、油松、樟子松等四个树种,苗木价格却从2011年秋季开始一路下滑,黑松、油松两年生、高25-30厘米的小容器苗降到0.06元/株(成本0.12元/株),三年生、高50-60厘米的大容器苗降到0.5元/株(成本0.65元/株以上),降价幅度达到60-90%,已严重亏本销售。这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南高庄村民,还能勉强接受并能继续维持生产,但对跟风而上的其他村民未必能接受这个现实。
二、结论:增加的产量多于需求的增量,照成苗木大量积压、浪费
据南高庄村民刘广坤、刘宪纪回忆,2011年夏季之前苗子根本不够卖的,外地来的“三个苗木商贩争抢一个农户的苗子”,如今“十个农户争抢一个苗木商贩”,原来农民“村里藏苗,抬高价格”,现在“竞相压价,抛售苗木”。前几年,主要来自内蒙、辽宁和山东沿海地区的调苗商户较多,春、夏季节最多每天发10多车,苗木根本不够向外走的,现在来自河北、甘肃、陕西以及青岛的客户也很多,每天发10-20余车苗木,还大量积压。“我们村的苗木都卖不了,外村的苗木就更不好卖了”,刘宪纪说。我们又顺便到了邻村的何家崖子,发现这村的苗农已开始毁苗、堆积成柴草,令人心寒。
当前,南高庄与相邻、相近的村,需要销售、移栽的大容器苗有1.7亿株,小容器苗6亿株,按照眼下的销售量推算,今年春季只能卖出去30-40%,大容器苗将剩余1亿株,小容器苗剩余4亿株。“如果现在剩余的苗子20天之后再卖不出去,我们就毁掉小容器苗种花生,大容器苗起出一部分进行稀植,”村民刘广坤说。
三、思考:苗木种植,是亡羊补牢还是按规划、听指导
我们电话联系了莒南县林业局,“就我县今年黑松育苗销售难的问题,县林业局事先与外界商贩加强了信息沟通,并会同县园林花卉盆景协会,指导苗农用黑松小苗嫁接白皮松,或培育黑松景观整形苗等。”林业站刘维国站长说。
在我国苗木生产超前性与造林绿化用苗滞后性相悖的矛盾始终存在的情况下,要想做到先规划用苗再计划产苗很难。于是为苗农提供准确的产销信息,合理的指导农民育苗非常必要。据说一些欧美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当发现农民种植某产品过量,就制止或阻止他们盲目扩大生产。
2010年12月,由莒南县科协、莒南县林业局为南高庄村民专门举办了一场黑松育苗培训班,我作为邀请专家之一当时就提醒苗农,如果“一哄而上育苗与上市售苗时间过于集中,势必造成将来苗木销售困难”,可以说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已为苗农分析、预测了盲目扩张生产将产生的不良后果。2011年8月,临沂市林业局、莒南县人民政府实施了《沂蒙优质林产品示范乡村》工程,以南高庄村为主规划土地7000亩生产林木种苗,并在规划地树立着巨石刻着“松涛”两字。假若当初村民能够听从政府规划、接受专家指导,使松苗生产控制在规划面积之内,并逐步生长为像“松涛”一样的林产品,也许今天的苗木过剩种植就不会亡羊补牢。(作者系山东省林木种苗和花卉站研究员)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