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河南省济源市将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相统一,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使昔日的一座座荒山变成绿色经济长廊,一个个水土流失的贫瘠山村变得山清水秀、林茂果丰。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
“通过退耕还林搞这个薄皮核桃和冬凌草,现在咱们村成功摘帽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了。”在济源市最北端的太行山一处半山坡上,济源克井镇枣庙村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原战胜向记者介绍说,依靠退耕还林发展起的薄皮核桃林和林下套种冬凌草,全村不仅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家家户户也都富起来了。
放眼望去,从村子北边的太行山南山坡由高往低一直向南,一块块核桃林成阶梯状向下延伸。
“从上面到下面这一大片,大概有一千三四百亩,都是薄皮核桃树林下面套种冬凌草,一年每亩地的收入都在5000块钱左右,总产值大概就是600万吧。”原战胜说。
而在位于济源市南部的坡头镇清涧村,一条河谷自北向南穿过了全村8个居民组, 4.2公里长的河谷两边山坡地上也都是一片片的薄皮核桃林。
清涧村党支部书记赵宗礼说,2019年薄皮核桃的收入平均每亩都在2800元左右,目前清涧村的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9600元。”在咱这王屋山区,咱也算是一个发展比较快的村。”赵宗礼乐呵呵地说。
济源境内88%都是山地,是河南重点林业市之一,也是河南最早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试点市之一。“济源的退耕还林工程是从2000年正式开始实施的,到2019年正好20年。”济源市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领导管理中心主任任军战说。20年来,退耕还林工作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成效显著;在扩大森林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方面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退耕地造林、荒山荒地造林和有效的封山禁牧措施,以及大规模的困难地造林,济源不仅扩大了森林面积,提高了森林质量,而且提升了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与1999年相比,济源的森林覆盖率由当时的38.24%提高到现在的45.06%,有林地面积由69万亩增加到129万亩。根据《2014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济源市每年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总价值量达19.83亿元。2017年,全市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39.14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到6.2亿元。全市共组建各类林业合作经济组织200余家,包括森林旅游在内的林下经济已成为济源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南太行济源境内大部分坡耕地实施的退耕还林,不仅增加了植被,也大大改善了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丰富了物种结构。金钱豹、金雕、黑鹳、原麝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频频出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太行猕猴种群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到了3000多只。对小浪底水库北岸移民区开展的退耕地还林等各种生态建设活动,基本建成了沿黄生态屏障,涵养了水源,减少了水土流失,为小浪底库区安全提供了保障。济源市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领导管理中心主任任军战自豪地说: “退耕还林工作,是近年来济源林业建设中最亮眼的一抹彩虹。”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