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绿化山西、生态兴省”的战略部署,近年来山西省的绿化苗木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而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又为该省的苗木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日前,山西省种苗站站长张芝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西绿化苗木业的“底子”不薄,但由于宣传少,所以不被人们了解。“今后,我们将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良种选育保护、建立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让山西的油松、白皮松、华山松、漳河柳等乡土树种更多地走进北方苗木市场。”他说。
产业实力不容忽视 据了解,目前山西省苗木生产面积达80万亩,总产苗量50亿株,年可出圃合格苗木15亿株。其中,高度超过3米的针叶树和胸径大于6厘米的阔叶树,存圃数量达到1亿多株,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2.5倍。
“这几年,山西省不仅苗木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品种结构也在逐步优化,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经营主体多样的生产布局。”张芝庆告诉记者,现在该省形成了南、北、中各具特色的生产布局:晋北以樟子松、华北落叶松、油松等针叶类苗木为主;中部以国槐、白蜡、白皮松、桧柏等园林树种为主;晋南以华山松、毛白杨、柿树等乡土树种为主。
苗木资源丰富的山西,从业人数也相当可观,截至2012年底,山西省苗圃数量达到19926处,总面积53533.3公顷。其中,国有苗圃576处,面积10415.9公顷,占全省苗圃总面积的19.47%;乡村集体苗圃540处,面积5963.6公顷,占比11.14%;民营和个体苗圃18810处,面积37146.8公顷,占比69.39%。“民营个体苗圃为主体、国有性质苗圃为骨干、乡村集体苗圃为补充的生产格局已初具规模。”张芝庆说。
政府部门保驾护航 良种是苗木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近几年,山西省认真实施国家林木良种补贴试点项目,使往日千疮百孔的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良种基地重新焕发了生机。据介绍,从2011年开始,该省财政每年拿出320万元用于林木良种补贴工作,各市县也出台一系列政策,对林木良种进行补贴。“2011年全省市县级育苗补贴资金达1000多万元,去年良种育苗补助达3000万元以上。”张芝庆说,目前,除了8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外,山西省还有28处省级林木良种基地、35处市县良种基地,总规模达10余万亩。
在种苗质检执法方面,山西省严格按照生产经营许可、标签发放、质量检验、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要求,加大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目前,该省已确定各级林木种苗机构102个,除省、市和省直林区全部完成建制外,115个农业县(区)中,有81个县建立林木种苗管理机构。
此外,2011年出台的《山西省“十二五”林木种苗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林木种苗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促使该省各级政府对林木种苗工作更加重视,也激发了全社会投资的热情。“两年来,已有10亿多元社会资本投向苗木产业,一大批苗木生产基地在三晋大地崛起。”张芝庆说。
未来发展注重沟通 虽然自身实力不俗,但“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以及山西省委提出的“十二五”期间每年造林不少于400万亩、每年森林覆盖率提高不低于一个百分点的总体任务,都意味着山西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绿化建设需要更多更好的苗木来帮助与支持。“我们需要美丽来装饰,需要绿色来点缀,需要引进新品种、培育良种壮苗、增加生物多样性。”张芝庆表示,山西非常欢迎其他省区的苗木业者来“淘金”,共同促进该省绿化苗木产业的升级。
让山西的乡土树种走进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绿化市场,也是其未来的工作重点。张芝庆告诉记者,陕西的白皮松现在名气很大,但其实山西的白皮松在产量、规格和质量上,并不比陕西差。“此外,我们还有油松、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漳河柳等很多优秀的乡土树种,都能为北方绿化市场添砖加瓦。”他说。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