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贵州省深度贫困县,辖16个乡镇(街道)109个村(社区),总人口34.68万人。境内山高、坡陡、谷深、水低、土薄,石漠化和工程性缺水严重,基础设施薄弱,人均耕地仅1.77亩,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2020年,晴隆县计划发展花椒种植10万亩、柑橘种植1.5万亩,以种植樱桃作为石漠化治理的产业之一。
没听说过晴隆,也一定听说过二十四道拐。
曾经,“史迪威公路”是抗日战争的生命线;如今,林业产业正带领晴隆“峰回路转”。
晴隆山高谷深,石漠化严重,是贵州目前9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2018年,晴隆森林覆盖率仅为45.67%。
如何在光秃秃的石头山上种出绿色产业?
晴隆人选择:种花椒、栽柑橘、植樱桃!
聚焦“9 3”贫困县特色优势产业,晴隆高标准、规模化发展花椒产业——
按照“山区茶、果、椒,坝区菌、畜、粮,湖库生态渔”的三区带动产业总体规划,结合10万亩退耕还林目标,该县积极引进林业龙头企业为实施主体,每家公司打造1个10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示范基地,共发展花椒产业10万亩。
聚焦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晴隆因地制宜发展柑橘产业——
2018年,晴隆出台《晴隆县柑橘产业三年行动方案》,规划打造“鸡场—三宝”经果林产业带,将“晴隆脐橙”作为“一乡一品”“一村一特”重点产品,打造1.5万亩经果林产业带。
聚焦生态与扶贫“双效益”,晴隆蹄疾步稳发展樱桃产业——
在石漠化治理政策支持下,晴隆着眼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坚持“治石”与“治贫”相统一,推广樱桃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晴隆县将分别在南部、中部、北部产业基础好、相对集中、辐射带动强的地区,打造经果林、“花椒 辣椒”等五个产业示范带,带动林特产品尽快形成规模,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我们将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坚决打赢歼灭战!”晴隆县委书记袁建林话语铿锵。
晴隆县茶马镇战马村500亩樱桃种植基地 盛亚亿摄
精耕细作 十万亩花椒香飘万里
晴隆县茶马镇青山村,曾经撂荒10年的土地,如今种满了花椒树。
4月10日,来自周边村寨的60多位农民,在地里抹芽、掐尖、翻土、施肥、覆膜,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花椒都是按经济林标准种植,和栽一般的树完全不一样。”村民郑登采介绍,为了培育出高品质的花椒,每亩地投入约4000元,绝对不允许使用除草剂和化肥。
产业要增收,精耕细作是核心!
高海拔、多山、多坡地的晴隆,为出产高品质花椒创造了有利条件。
“70%以上的花椒都种在坡地上。温差大、通风好、有机质丰富,都是坡地种植的优势。”晴隆县承业苗木有限公司法人周清说,种花椒让晴隆多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2019年6月,晴隆县通过采取“龙头企业 村集体 合作社 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引进晴隆县承业苗木有限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发展花椒种植,全县以海拔1200米为界,1200米以下种植九叶青、顶坛青椒;1200米以上种植大红袍。
同时,为保障短期效益,由企业指导农户在花椒基地套种中药材、黄豆、花生、辣椒等矮秆经济作物以短养长。
据悉,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前三年,按资金总额7:2:1的比例,将分红分配给贫困户、合作社和村集体,项目建成后,产权归公司、村集体、农户共同所有,产生的效益按4:3:3比例进行分配。
听说了这个好消息,去年12月,郑登采和老伴就结伴到基地务工。按每天80元计算,两个人每月能有近5000元收入,再算上5亩地的土地流转费、林下种植和入股分红,一年最少能赚7万元。
种得好更要卖得俏!
3年后,挂果的花椒会卖去哪儿?
“目前,公司已和重庆德庄集团达成采购协议,基地挂果后,将按品质进行统一采购。”周清算了一笔账:按照盛果期每斤8元计算,平均亩产900斤,每亩能有7200元收入。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今年晴隆县计划种植花椒10万亩,布局在8个乡镇(街道)26个村。下一步,该县还将在阿妹戚托小镇打造集旅游、观光、康养为一体的2000亩花椒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已实施花椒种植4.33万余亩,预计5月底前种植花椒5万亩,12月底完成10万亩种植计划,可带动贫困农户6600余户2.33万余人增收。
好管护、又不愁销,郑登采准备拉上亲戚都来种花椒。她高兴地说:“既能拿务工费,又能卖花椒,两头都能挣钱。”
每天,从清晨八点到下午五点半,郑登采都悉心呵护着每一株花椒,这些幼苗承载着她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晴隆县茶马镇青山村花椒种植基地 盛亚亿
山海连心 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据《兴义府志》记载:晴隆县种植柑橘历史近300年,尤以鸡场镇“马道黄果”为最佳。
1986年,晴隆县柑橘场转为县国营柑橘场,柑橘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然而,由于缺乏劳动力和有效管护,2017年,全县柑橘种植面积仅存3000亩。
晴隆县要如何振兴传统支柱产业?
东西部携手,宁波市的对口帮扶,为老产业找到了新出路。
2018年以来,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晴隆县整合宁波市2230万元帮扶资金以及州级植被恢复费100万元,大力振兴“晴隆脐橙”产业,制定出台了《晴隆县柑橘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打造1.5万亩“鸡场—三宝”经果林产业带。
4月10日,在鸡场镇学官村柑橘基地,果园技术员涂元忠回忆道:“我原来在县国营柑橘场工作,2017年效益不好后,就没了固定收入。”
去年,涂元忠的生活迎来了转机。2019年,宁波对口帮扶晴隆的500亩精品柑橘果园项目破土动工,拥有30多年管护经验的涂元忠,被聘请为果园技术员,每月能有5000元收入。
“下一步,我想把晴隆脐橙打造成中华名果!”涂元忠说,要让“晴隆脐橙”成为晴隆人最拿得出手的地方特产。
不仅是涂元忠,全县近400户贫困户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目前,果园每天吸纳约50人务工,每天收入90元,每人年均增收1.8万元。
在宁波市的大力帮扶下,果园从品种选择、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导、到产品销售都得到有力保障——
在品种选择上,建园伊始,宁波市宁海县农业局便派遣专家在土地和品种选择上进行指导,并调来当地优势品种——由良蜜橘、白沙枇杷、水蜜桃、新品种西瓜进行试种。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宁海县专门为鸡场镇全镇3000亩柑橘产业建设水池和灌溉管道。
在产品销售上,宁海县对果园的产品包装、销售以及发展规划进行针对性指导,推动果园从一产向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发展。目前,果园所有商品,都被宁海县3家扶贫小店按市场价进行收购。
截至今年2月,晴隆县“鸡场—三宝”经果林产业带共种植柑橘7000余亩,全县共种植柑橘9000余亩,其中,投产果园1200亩,年产量约160万斤,年产值400万元左右。
现下,依托阿妹戚托小镇,晴隆县5.5亩的水果分拣清洗中心和冷藏库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预计今年5月完工。
晴隆县鸡场镇学官村柑橘种植基地的柑橘树开花了 盛亚亿摄
樱桃产业 石漠化治理甜蜜选择
4月,对贵州来说,是“樱桃的季节”。
晴隆县茶马镇战马村的530多亩樱桃,也陆陆续续开始挂果。
望着绿茵茵的山坡,很难想象,2016年前,这里石漠化严重,连玉米都长不出。
在海拔800多米的石漠化坡地上种树绝非易事。“2016年,在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政策的支持下,我和父亲在这里种下了第一株玛瑙红樱桃。”晴隆县茶马镇风华木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中华介绍。
在18万元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资金补助支持下,陈中华与父亲架设灌溉管道、寻求米乐体育官方下载的技术支持、培育幼苗……经过3年努力,去年,樱桃林试挂果成功,每棵树挂果半斤,除去人工成本,合作社一共获得了8万多元收入。
目前,按男工每天150元、女工每天120元计算,合作社共带动50多人在基地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多人,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
然而,发展樱桃并非一帆风顺。
4月初的一场冰雹,砸掉了陈中华大半樱桃。
“现在所有的赔偿都还在办理中,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予帮助。”陈中华表示,在这片土地上已前前后后投入了400多万元,绝不会中途放弃。
4月18日,针对我省进入暴雨冰雹频发季节,为帮助果农提前做好预防,省农科院果树所、贵州大学、贵阳学院相关果树专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果农可及时在网上查询关注相关信息。
不只在晴隆,石漠化治理,让贵州生态储存了满目苍翠,更建起了绿色银行——
做大森林资源增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通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长江、珠江防护林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全省年均完成营造林面积42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一个以上百分点,2019年达到58.5%,从面上保障了我省石漠化治理持续推进。
保住生态存量,持续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深入推进“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严格查处各类涉林案件,严肃问责领导干部的生态损害责任,重拳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爱护森林,毁林必惩”的社会氛围,有力保护了我省森林资源。
坚持生态与扶贫双效益,“治石”与“治贫”相统一。五年来,在贫困石漠化重点地区,我省大力实施各项林业工程项目,共实施工程造林2896万亩,累计财政投资达405亿元,其中,近80%的工程投资转化成项目区群众的劳务收入,实现了国土绿化投资拉动项目区群众增收。(赖盈盈)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