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期
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主办 2011年11月12日
引领产业发展 推进转型升级
——2011中国(长兴)花木大经济论坛侧记
编者按:10月22日,由浙江省林业厅、中国绿化观赏苗木协会主办的中国花木经济论坛在浙江长兴隆重举行。论坛以“转型升级:经济软着陆环境下的花木产业”为主题,围绕花卉苗木产业未来发展的机遇、趋势、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研讨。张启翔、张志国、夏宜平、包志毅、骆文坚等专家学者和郑勇平、dirk boomkamp、余鸿钧、朱之君、孙妙夫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出席了本次盛会并作精彩发言。现将部分学者和企业家的发言摘编如下,供广大业界同仁参考。
张启翔:加强科技创新 推进产业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启翔教授回顾了中国花卉产业形势及取得的成就,深刻分析了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最新前沿的花卉新品种研发,并提出了花卉产业发展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
张启翔指出,我国花卉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经过30年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农业领域中的高效产业。2010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达91.76万公顷,花卉销售额达862亿元。花卉产业近十五年来保持持续高速发展,1994~2010年,花卉生产面积平均年增长率为24%,花卉销售额平均年增长速率为29%,是世界花卉生产面积和年销售额增长最快的国家。全国花卉生产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并趋于合理化。全国已形成了云南切花生产区、浙江江苏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区(长江流域)、河南许昌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区(黄河流域)、广东观叶植物生产区、东北与西北的球根花卉及三北地区观赏绿化苗木生产区、环大中城市的盆花及特色花卉生产区等六大花卉生产区域,初步形成了专业生产和规模生产体系,产业进入稳步发展与调整期,花卉生产面积快速增长缓解,花卉销售额持续增加。
张启翔分析了在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是育种能力不足、新品种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国原产具有特色的植物引种栽培与应用严重不足;二是地带性植物种类缺乏,过多引种非地带性植物造成了高成本管理,景观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缺乏地域特色,城市之间的树种雷同造成了各个城市景观缺乏个性;三是园林苗木生产技术落后,没有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容器大苗生产技术体系,缺乏苗木科学规划致使很多优良植物种类无法广泛应用到园林绿化中;四是挖掘古树、大树等野生资源仍比较严重,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张启翔认为,当前我国花卉产业发展重点注意的几个方面:一是根据中国的环境和条件加大技术集成与创新力度,努力提高高品质、高标准的花卉和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加大对容器栽培技术、花期调控技术、花卉无土栽培技术、花卉生产环境综合调控技术、花卉营养诊断技术、花卉栽培基质筛选与应用技术、肥水精准管理技术的投入与研究;二是加快国内花卉标准与市场的接轨,尽快建立和完善花卉标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以适应国外花卉需求多样化、优质化、高档化的发展趋势,让更多花卉种植者直接参与到花卉标准制定;三是加强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培育,加强传统花卉的商品化开发利用;四是加强苗木规划,重点开展高质量大规格标准化的观赏树木、观花地被、耐旱宿根花卉、观赏针叶树、耐荫花卉、香花花卉、功能性花卉、高质量的制种技术、新型无污染农药、化肥、栽培基质、盆器等的研发;五是大力推广产学研模式,促进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建立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领花卉产业发展。
蔡友铭:抓住转型机遇 明确发展方向
国民经济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十一五期间的飞速增长,现阶段已经进入调整与稳定阶段,经济增速逐步回落。毋庸置疑,每一次经济形势的变化都会对各行各业产生大大小小的影响,就苗木业而言,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在经济软着陆环境下提出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口号。
上海市林业局蔡友铭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花木产业也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当前,摆在花木产业面前有三大机遇:一是城镇化进程对花卉苗木产业巨大“量”的需求。随着国家开始重视二、三线城市建设,未来花木市场将在二、三线城市大有作为;二是环境建设生态化追求对花木产业产生了“新”的需求。屋顶绿化和湿地保护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热点,花木产业应该在此方面有所作为;三是生活园艺化对花木提出“质”的需求。我国花卉园艺产品数量很多,但精品仍稀少,产品品质与附加值提升空间很大。
那么花木产业未来发展的出路何在?蔡友铭总结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是健康发展的关键;标准化生产至关重要。蔡友铭说,目前苗木生产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构调整,这与现在整个社会环境浮躁有一定关系,但如果坚持在标准化上下功夫,花木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
骆文坚:珍贵树种--园林绿化新宠儿 苗木市场新热点
珍贵树种一般是指现有资源比较贫乏,其木材具有密度高、硬度大、材色深、纹理美观等特性的用材树种。大力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林木资源战略储备,同时提高森林质量,实现蓄宝于山、藏富于民。近年来,珍贵树种发展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园林绿化的新宠儿和苗木市场的新热点。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站长骆文坚以《珍贵树种—绿化苗木新热点》为题,详细论述了珍贵树种的特点、优势、培育及应用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骆文坚指出,浙江省珍贵树种资源非常丰富,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珍贵树种的发展。2008年浙江省启动了“千万珍贵树木发展行动”。目前已累计赠送珍贵树种苗木1100余万株,实现珍贵树木造林17万亩,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到2020年,全省计划实现珍贵树种推广面积达100万亩,新增蓄积1800万立方米,重点在浙北平原区、浙西中低山区、浙中丘陵盆地区、浙南山地区、浙东沿海丘陵海岛区等地进行发展。浙江省优先推荐的20种珍贵树种有:银杏(非嫁接)、江南油杉、柏木、南方红豆杉、榧树(非嫁接)、光皮桦、赤皮青冈、榉树、浙江楠、闽楠、桢楠、浙江樟、刨花楠、檫木、杂交马褂木、红豆树、毛红椿、香椿、黄连木、黄檀等。
论坛上,骆文坚详细介绍了在园林绿化中种植珍贵树木的好处:效益好,是绿色的银行;景观美,是园林的宠儿;内涵丰,是文化的载体;寿命长,是历史的见证;生态佳,是生态的卫士。同时,还详细列举了适合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珍贵树种。已广泛应用的有:香樟、银杏、黄杨、乐昌含笑、马褂木、香椿、榉树、侧柏、柏木、竹柏等;具广阔前景的有:南方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金钱松、楠木类、浙江樟、普陀樟、舟山新木姜子、榧树、冬青类、含笑类、木莲类、青冈类、苦槠、普陀鹅耳栎、红豆树、薄壳山核桃、檫木、黄檀、毛红椿、花榈木、樱桃、黄连木等。
骆文坚对珍贵树种的种子采集及贮藏、种子检验、播种机械、芽苗移栽技术、介质、培育管理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指出了珍贵树种在园林应用中的适地适树、整地改土、苗木质量、绿化种植、激素处理等五大注意问题。骆文坚特别强调,一般珍贵树种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在城市环境里,应根据树种特性科学种植。香樟、银杏、黄杨、香椿、榉树、侧柏、柏木,薄壳山核桃等树种适应性强,在一般环境下均可正常生长;马褂木、乐昌含笑、冬青类、黄檀、青冈类、苦槠、香椿、樱桃、黄连木等树种适应性较强,应适当选择适合其生长的自然环境;南方红豆杉、金钱松、楠木类、檫木、浙江樟、普陀樟、舟山新木姜子、含笑类、木莲类、普陀鹅耳栎、红豆树、花榈木、毛红椿、竹柏、榧树等树种适应性较弱,以在公园、小区绿地等有一定植物环境的区域种植为宜。
郑勇平:分析产业新形势 把握市场新趋势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花木产业转型升级给市场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我国花卉苗木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点。就此问题,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平发表了题为“我国花卉苗木市场新趋势与新特点”的精彩演讲。
郑勇平总结我国花卉苗木市场面临的新形势主要有: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促使市场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市场刚性需求明显存在并将长期持续;2.随着全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认识逐步加深,国际化设计中的生态考量显著增加,对于花木生态功能尤为重视;3.现在城市建设进程的速度非常快,政府与民众都迫切希望花木在城市建设使用中一次成型,因此也就对绿化选苗的质量、美观度、健康情况等要求越来越高;4.集团化采购的形式对花木产品质量要求日趋严格;5、资本化运作中的资源整合成为要素。
郑勇平认为,当前我国花卉苗木消费市场的新特点主要有:1.城市公园新型模式的创新(生态公园、花卉公园)2. 城乡道路绿化新形式的推广(岛式、植群式设计)3.生活小区现代园林的普及(彩色、艺术、节能)4. 三线四线市场的绿化提升(现代化的提升)5. 新农村绿化模式的建立(乡、村二级绿化模型的建立)6.花卉苗木产品的出口外销(乡土树种、基质产品)7.特殊立地绿化能力的建立(盐碱地、荒山、屋顶和立体绿化)。
郑勇平还认为,在花卉苗木应用方面我国与国外有差距:1.植物种类多样化的差距(外来种和乡土种并举);2.植物种类品种化的差距(品种化,无性系);3.植物产品生产方式的差距(容器化,造型化);4.植物产品质量标准的差距(标准化,一致性);5.园林植物配置方式的差距(生态位的时空控制);6.园林施工基质应用的差距(土壤改良,土面处理)。
郑勇平最后指出,在荷兰、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花木产业发展相比中国较早较快,其花木资源的收集和新品种、珍稀品种的培育工作十分到位,花木生产栽培设施相当发达。我国在探索花木产业发展之路上,应该看到我们在花木培育技术、工具材料、生产制作、造景应用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发展经验快速提升自我,使我国的花木产业与国际紧密接轨。
张志国:借鉴国外经验 探索产业发展
我国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露天苗圃栽培方式,普遍存在规模小,苗木质量不稳定、成活率低,占用大量优质农田等缺陷。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苗木的生产水平远远跟不上发展要求,迫切需要找出一条产量高、质量稳、生产周期短、产业化水平高及能出口创汇的现代化花木生产新途径。容器栽培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观念,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早已在许多发达国家普及推广。本次会议上,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态学院院长、博导张志国以“美国双容器大规格苗木生产技术简介”为主题,对容器栽培技术进行剖析,并具体介绍了美国先进的“双容器苗木栽培系统”。
张志国首先就传统的容器栽培存在根系缠绕形成根球、易受温度胁迫、土壤通气不良排水困难、灌溉施肥除草等管理不便、易倒伏及受风影响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容器育苗应采用具有空气修剪功能的多孔容器或无纺布容器,并重点介绍了美国的“双容器苗木栽培系统”。他将双容器栽培系统的内涵总结为:具有化学控根性能的双容器;基质栽培;滴灌;液体施肥。相比普通容器栽培,双容器栽培系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包括生长率提高30-40%,生产周期缩短,出圃率提高,生产数量增加3-5倍,节水50%,节肥60%,生产管理费用降低,避免夏季根部热害和冬季根系冻害、枯稍,抗风,环保等等。张志国认为,苗木双容器栽培是全新的现代苗圃生产系统,将为传统花木生产带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夏宜平:园林地被的理性回归与花境植物选择
我国园林文化底蕴深厚,杰出的园林景观驰名中外。来自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的夏宜平教授就“园林地被的理性回归与花境植物选择”进行了生动的讲述。
在总结借鉴传统园林地被配置的基础上,夏宜平教授论述了现代园林地被植物配置的特点。他指出,目前全国园林使用的地被植物种类不超过200种,各地应用的一般不超过100种,而浙江省可作地被用的植物种类达469种,资源开发优势十分明显。现代园林地被从植物的生态效应和地被植物的内涵出发,应加强藤本植物、常绿类丛生矮灌木和多年生草本的应用,真正通过植物的萌蘖、蔓生、丛生等自然属性来达到园林铺地的目的,也是符合景观植物生态配置的要求。
夏宜平教授认为,园林地被植物的生态配置要从生态习性、生长特性、阴生地被、单纯密植、人工群落、季相变化的角度进行考虑。目前,园林地被景观效果受到重视,传统地被植物种类仍占主导,林下大块面积应用普遍;乡土地被应用初见成效;彩叶地被植物受到热捧。他呼吁,未来园林地被植物的发展将实现三个回归,即回归绿色本质、回归乡土本色、回归自然属性。
包志毅:从植物景观设计剖析花卉苗木产业细分结构
现在苗木生产真正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生产者需要知道如何判断各种苗木在这个市场的地位即应用情况。浙江农林大学包志毅教授从植物景观设计和营造角度,剖析花卉苗木产业细分结构,论证了苗木应用造景与苗木生产之间的关系。
包志毅指出,植物景观以其数量、面积最大,改善与保护环境的主体性作用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它具有的调节光线、温度、湿度、噪音、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正在逐步的开发。当前,全国城市绿化指标中对城市绿化面积与人均绿化面积要求越来越高,这对绿化苗木产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包志毅分析,园林植物的设计分为上层、中层与下层植物,而目前园林绿化中使用较多的苗木为灌木、草坪与乔木,中层植物开发尚未完善。目前,高度在2-5米的中层植物非常紧缺,价格比乔木还高,中层植物的发展空间最大。
包志毅在论述中提出,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出地域特色,将城市发展、社区环境变化孕育在植物景观设计之中是当前树种搭配的重点。当前园林植物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可以总结为:多样化、适量化、乡土化、专业化、容器化、精品化、快速化、标准化、组织化、大型化、品牌化。其中,上层植物主要从规格、配比与品种化角度考虑,下层植物主要从地被植物、攀缘植物、水湿生植物、花灌木等方面考虑树种设计。
dirk boomkamp:消费改变市场 市场决定生产
众所周知,荷兰是世界花卉园艺的领导者,素有“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之美誉,其超前的市场营销手段——花卉拍卖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twenthe plant b.v.公司的商务主管德克先生为大家讲解了荷兰花卉园艺市场的发展历程。他说,过去荷兰花卉园艺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虽然高,但销售方式相对单一,市场没有细分化。现在,荷兰花卉园艺市场改变了生产企业,迫使他们更加专业化,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产品上。现在荷兰市场的花卉园艺产业结构即种植——批发(收集&分配)、零售或景观。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市场销售形式分为花卉园艺市场、自选超市、花园中心和景观美化业。
朱之君:现代庭院造景与苗木产业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部分高端庭院造景也开始逐步兴起,庭院造景也开始逐步向精品化与个性化方向发展。来自杭州天香园林有限公司的朱之君董事长就现代庭院造景与相关苗木产业的发展趋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朱之君在演讲中就现代庭院造景如何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企业必须寻找市场需求点,要明确顾客群的特征,从“安居乐业”、风水以及人的情感等方面考虑顾客的需求。他认为,庭院造景追求“五化”:一是绿化,二是贴近生活的功能化,三是美化、香化、彩化,四是文化,五是个性化。
那么现代庭院造景的追求对苗木产业有哪些启发?朱之君认为,与现代庭院造景相匹配的苗木产业应当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为满足顾客速效心态,苗木要实现容器化生产;二是满足顾客对精品、美好的追求,要实现苗木的精品化生产;三是为满足顾客趣味、多彩的要求,要实现花灌木的多样化生产;四是从安全、保健角度,苗木要体现保健、吉祥的文化功能;五是满足“懒人”化管理的要求,要培育易管理的品种;六是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心态,苗木需体现自然化的特色。
余鸿钧:经济房产走下坡 花木调整对策多
在逐步收紧的房产政策调控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态势,并将还会延续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欧美经济危机、人民币升值都带来巨大压力,我国经济增长将逐渐趋缓。浙江红叶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鸿钧指出,这样的形势意味着各行各业依赖“粗级产品 大幅增加产量”的赢利模式终止,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他指出,我国花卉苗木业将进入一个特殊调整时期,该时期的典型特征为暂时性销售突然消失(急剧减少)和价格急剧下跌。具体表现为:一是花卉业(面向消费的零售业)保持稳定。由于本轮经济调整集中在房地产,对国内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影响不深,不会造成花卉业的大幅度震荡。二是绿化苗木业(乔木、花灌木、大树)量缩价跌。由于房地产开工率大幅减少,公共项目受政府融资平台的调控也大幅减少,对行业产销影响重大。质优价廉的产品尚有一定销路,质次价高产品无人问津。但由于前期利润积累的支撑,对种植的连续性破坏不大。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思考,我国社会对花木产业的需求仍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环境发展仍对花卉苗木存在巨大的需求;中国脆弱落后的生态居住环境仍是先进文明社会发展的巨大瓶颈;中国农业至少面临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中西部的发展促使新经济主体崛起。由此可见,花木产业将长时间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而拉动经济增长,帮助人民致富。
针对当前的社会经济情况,余鸿钧提出了下一步花卉苗木业的发展对策:一是快调结构。局部地区过剩、局部品种过剩、局部规格过剩、局部阶段性过剩等,严重影响可持续经营,需快速调整结构。此外,企业应及早采取针对性的销售措施,栽培措施,延长销售期,提高附价值,分散当期销售压力。二是强化品质。企业必须有自身优势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始终要把产品质量贯穿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同时把利润的增长扩大模式改造成“质量提高 销售扩大”。三是提升技术含量。从生产-经营-服务全过程提升技术专业化程度;提高主营产品技术,研发打造企业优势产品;通过强化员工培训,提高专业化程度;通过技术吸收、复制、创新,提高自身能力。四是推动产业化规模经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规模兼并收购时代到来,行业的集中度一定会越来越高;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盈利空间,为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创造前提。五是持续投资。经济衰退期、经济低谷、调整期是最佳投资期。花卉苗木业有长周期产品培育的特点,尤需建立长期投资的思想及习惯;持续的投资是大批量产出优质花卉苗木产品的前提,一定会带来高度的专业品质和极大而丰厚的回报。
孙妙夫:利器创新夺势 巧营妙售造市
杭州萧山绿源苗木配送有限公司的孙妙夫是花木界的传奇人物之一,连他的演讲也颇具一点传奇色彩,如同兵书、道法或武功秘诀一般,玄妙却生动,精炼却震撼。
孙总引用一句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告诉大家,我们的‘器’就是花木产品,市场好的时候好像什么苗子都不愁卖,就像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但低谷时才最能考验苗圃的生命力。目前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花木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总和,只占我国从业人数的5%,我们当中的95%是小苗农,行业洗牌是一种必然。要想在行业升级中存活甚至发展,必须有“利器”。
孙妙夫围绕一个势字,传授给大家“叱咤武林”的方法:作势、造势、聚势;势在时中,势在必行;只有恃势,才能无恐;只有势均,才能力敌;只有大势,才能以趋。笔者将此法概括为:夺势。何谓势?势是情况,是力量、权力、威力、派头。何为夺?夺是强取,是争先取得,是冲开。夺势即作势、造势、聚势,强取市场威名和地位;夺势即势在时中、大势所趋,要争先取得、了解行业前沿信息,适时而动;夺势即恃势无恐,要勇于运用实力,冲开俗套、大胆创新。
孙妙夫告诉大家,巧营妙售是引领花木市场的关键。营即是让产品好卖,售即是把产品卖好。运筹营售,能创造市场,才能在风云变幻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花木交易 张一萌
地址:杭州市凯旋路226号 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办公室 邮编:310020 传真:0571-86040742
联系人:李长涛 陈奔 电话:0571-86949294,86042406 e-mail:或农民信箱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