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极具视觉冲击力且建植养管模式相对简单的花海在国内迅速推广开来,渐成潮流。在火热的建设形势下,一些因“先天不足”引发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开始显现,让部分曾经雄心勃勃的“甲方”开始堪忧项目的未来。花海的规划设计、运营策划到底该如何制定才能让“美丽的风景”不会沦为“灿烂的烟花”,专家学者和一些花海践行者已经在反思,当然更需要每一位“花海人”调整心态,冷静面对。
花海能成印钞机吗
在芦苇植物造景培训首席讲师翁苑钧看来,花海项目目前呈井喷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大市场经济环境低迷,让资金和投资目光转移,加之旅游市场空前火暴,各个景区争先打造旅游亮点。而花海相对其他人工景观,是比较容易入手的打造形式,导致花海遍地开花;其二,城市建设速度放缓,苗圃主力品种积压严重,苗商转变经营理念,将休闲旅游、苗木生产展示相结合以促进苗场成本回收;其三,为践行建设美丽乡村,地方政府支持打造乡村旅游亮点,进而带动花海建设。“在很多人看来,花海是印钞机。可惜建成的很多项目要么没有详细计算花海的投入与产出比,要么只有门票盈利,缺乏完善的可持续经营模式与景观布局规划。有些人想投资花海,但对于花海的认知不够准确,以为就是简单地种植花卉,不需要专业规划设计。这与房地产发展前期,投资商以为绿化设计就是简单地在地上种树犯了相同的错误。”
翁苑钧表示,事实上,花海是一个跨界项目,包括策划、规划、运营、后期与相关产业结合等多项内容,是一个全方位产品。策划和运营直接关系到项目是否盈利,但是景观规划作为策划运营中的一环,对收入的影响是比较隐性的,容易被忽视。“花海景观规划恰恰是一个更加专业化的课题,人流量的预测决定了道路宽度和广场的大小,路线和规划直接影响游人的体验感,功能分区的布局和配套设施决定了经济模式的成败……这些都应该通过调查和统计进行数据测算,以确保资源优势合理利用。”
翁苑钧强调,景区其实是一个平台,内部各项内容有序组合构成平台上的“生态系统”,只有实现有序有效的优良组合才能将效益发挥到最大。“而花海在其中充当的角色类似风,它招来雨水(人气),滋润各个种群(各项营收)。花海单一盈利模式类似招来一场雨,只是滋润了一片花,多余的雨水不再经过其他环节回归大自然,转化的能量太少,未被充分利用。”
在广东创旅城乡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创旅休闲农业发展运营中心ceo\\总规划师陈平看来,打通行业上下游产业关系、制定园区的顶层战略规划、经营规划及产品规划是核心。目前,国内花海项目体验性、互动性及深度体验较弱,难以让消费群体长时间逗留在项目中,除了门票经济,组织运营体系尚未建立,鲜有将二次消费、三次消费融入经营规划的花海。
设计水平参差不齐
花海出现的种种问题,前期规划设计成为“众矢之的”。目前,从事花海规划设计的单位也是“五花八门”,来自多个领域,而设计人员的专业背景也多少在项目最终的表现形式中体现。
“根据我们的接触,目前国内花海项目的主要承接者分为三大类。”重庆天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雨分析道,第一类为传统的房地产设计和园林设计规划者。其承接的工程主要特点是投入较大,成品趋于市政绿化类型,对旅游功能和游客体验考虑较少。
第二类为花卉生产企业,他们对花卉习性、种植技术方面有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更注重植物花卉的技术层面,如花卉色彩的表现、花期控制等,所以花卉普遍表现较好。但大部分项目没有经过专业全面的旅游规划,仅仅采用低投入、单一性大面积花海来吸引游客,缺乏独创性和多元性,缺少对花卉文化的挖掘,难以兼顾到产品、产业、游客体验,可持续性差。
第三类为花卉旅游专业设计团队。随着花海项目市场升温,对这种团队的需求也在增加。他们从花卉米乐体育官方下载的技术支持、景观设计到旅游规划都有专业的团队,在设计时兼顾旅游、景观、休闲、业态等功能。
在多元化的设计梯队中,花卉生产企业自行实施花海规划设计已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翁苑钧在分析其中原因时表示,一方面,花卉生产企业本身以花卉销售为主,打造花海对其而言只是将原来单纯的生产转为生产加观光的模式,是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投资可控(自己种养),成本回收已经有部分固定的渠道(花卉销售)。
另一方面,花海在国内作为新兴事物,其设计与运营模式还在探索阶段,少有单位能够将策划、设计、运营、养护等工作“完美”操控。而拆分业务找不同的合作单位不仅导致成本过高,在各个层面沟通过程中也难免出现障碍,因此拥有丰富花卉种养经验的业主宁愿自行设计花海。
陈平表示,一些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以及花卉观赏园艺的专业人士也在从事着花海项目规划设计,而不同的专业背景、项目阅历也在项目最终的“成果”中多少有体现。他解释道,以园林为专业的园林景观设计师更注重乔灌木搭配,对于草花属性及搭配不太擅长;城规专业人士对于设计规范标准的落地以及功能分区、区域关联性处理比较到位;环艺设计师看中项目的艺术表现力,注重造型艺术,追求美学效果,但对于可操作性及技术的支撑比较缺乏;基于对花卉习性的深度了解,观赏园艺专业人士更清楚花卉搭配技巧及植物的轮作方式,美学及设计要素会弱一些。
概念理解存有误区
“国内花海定位存在问题,这条路已经走得有些偏了,需要及时冷静反思。”恒大集团海花岛植物园园长及运营总监田旗语重心长地说,讨论花海不该将目光局限在园林范畴,还要延伸至农业种植、工业原料种植产业。“花海不是一个行业,从法国普罗旺斯格拉斯小镇、保加利亚玫瑰园,到荷兰的库肯霍夫公园,再到国内的油菜花海,其早期都是作为农业或工业原材料种植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后来开发旅游功能只是一个‘附加项目’。然而,目前国内如火如荼新建的花海项目,却将旅游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出口,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保加利亚玫瑰园所产玫瑰用于提炼精油,伴随“本职工作”蒸蒸日上,当地才在花期逐步引入旅游开发。据统计,其工业原材料收入占总输入的80%,其余20%来自旅游。著名的薰衣草胜地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种植了几万亩的香料植物,遍布格拉斯小镇的香品加工作坊则为世界大品牌香水提供香原料和调香服务,其旅游做得很好也是处于次要地位。至于国内早期的油菜花海,也是与食用油产业有关,同样是在开花期“挖掘”了一下旅游价值。
“试想,一个面积动辄几百亩甚至上万亩的土地全部用于营建花海,完全没有产业基础,其所有投入仅依靠旅游挣回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且一个个残酷的实例也印证了这一点。”田旗强调,花海项目的建立离不开清晰稳定的产业定位与基础,否则,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各种资源被浪费,地方经济未实现腾飞,土地承载的生产功能逐步丧失,生态效益难以发挥,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美丽事业惨淡收场。
除了概念理解有误,一些具体环节处理不当也影响了花海商业价值的体现。田旗分析道,首先是种类误导,比如柳叶马鞭草和薰衣草,只因为景观效果有点相似,就被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加以混沌,把柳叶马鞭草当作薰衣草去建造花海进行炒作。与薰衣草相比,柳叶马鞭草经济价值不高,而且也没有前者与生俱来的宜人香气。其优势就是花期长、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大面积栽植视觉效果好。“薰衣草在国内的适生区域非常有限,因此不论是成活还是最终形成的香料原材料产量都很有限。于是,不少花海经营方就从新疆采购薰衣草的衍生产品放在自己的景区销售,混淆视听。”
其次,目前花海建设项目规模过大,缺乏与之相匹配的产业基础、成熟酒店、休闲农庄、儿童活动、园艺教育等业态组合。在田旗看来,应该把花海经济作为上述业态的补充元素,适当弱化花的经济负载,而是让主产业支撑整个项目的持续发展,即掌握好80%和20%的比例关系。
第三,将花海作为园林元素与其他业态配合时,要事先确立主产业是什么,并基于此开展各项规划,明确花海景观设计应发挥的功能,而不是甲乙方轻易被“花海经济”所左右。“事实上,花海就是基于农业生产的一种辅助旅游载体。”他说。
第四,政府要有产业布局,需要明确扶持哪些适合的地域性农业或花卉种植可以实现产业经济,能够进行二次开发,乃至深度开发,而不是立项之初就将旅游作为唯一目标。因此,田旗认为,花海规划设计方不仅要有景观规划的背景,而且还要担负起产业规划的责任,对新型农业产业规划有一点掌控。
陈平认为不能将花海作为长期运营机制。首先其受季节性影响较大,雨、风、强日晒等气候条件都会让以花卉为主的产品难以展现其非常好的观赏与体验效果,而且也会造成管护成本过高;另外一个思路是挖掘“花海”的文化体验,强化其竞争力,如定位荷花、薰衣草等以“花”为主题,找到文化的一个支点,延伸上下游产业,挖掘更多的业态和商业模式。从投资规模或园区内部产品组合来讲,投资700亩的农场,建议100亩至150亩建设花海,其他空间可以规划一些受季节影响不大的项目,例如儿童互动游乐、diy园艺、动物观赏等系列,从而弥补季节不足,让项目在四季都有营销性项目和活动型项目做组合搭配,有利于园区增强盈利能力。
打造复合植物景观
总结国外的成功花海项目,夏雨认为可概括为三个特点。第一,主题鲜明。在设计上着重艺术美感,突出主题。例如库肯霍夫公园自2006年起,除了无数盛开的鲜花外,每年也会选择特别的主题。通过不断创新,增加观赏性并发挥二次宣传的作用。第二,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从库肯霍夫与荷兰的郁金香文化,到富田农场的薰衣草园,或是镰仓明月院的绣球,除了欣赏美景,游客也能对花卉农作、加工艺术、民俗风情等文化进行深度体验,这也是花卉旅游的灵魂所在。第三,增加花海项目旅游的多元性。如库肯霍夫公园里就设有儿童乐园、摄影工作室、花卉主题餐厅等。
智慧的运营与科学的植物配置是支撑花海项目的两员“大将”。荷兰nita创意总监安东尼·托马斯·约翰逊在国内也有众多作品建成,他告诉记者,不了解植物的形态和地质条件,是难以创造出一片美丽花海的。设计师在整体布置植物景观时,务必掌握气候、土壤、天气、用户关系、设计限制及开发商预算、想法等情况,确保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对于托马斯·约翰逊的观点,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高亦珂表示赞同。她指出,从理论上讲,花海规划设计包括地点勘察、设计思路拟定、花海植物种类选择、建植模式确定、花海建植、后期维护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设计花海需要将花海景观真正有机地融入当地园林景观设计,成为其发挥作用的一部分,从而提高社会生态效益。对于花海自身而言,提高物种多样性、建植模式多样性,以及景观层次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花海更多地采用多年生花卉才能实现可持续性,但是多年生花卉的配置要求比一二年生花卉更复杂,因此很多企业目前还做得不到位。”
高亦珂提出,国外花海项目在运营模式、景观构建方式上都做到了多元化,因而能在花海景观效果、功能输出等各方面实现复合化。“建议不要再单纯地将花海项目定义为花卉旅游的单个模块,而应该将其切实融入城乡园林规划设计建设中,体现其独特性和优越性,这样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她总结道。
多业态配合让花海生命力更持久
花海不能只是欣赏花朵,它是一个场景,能跨界整合各种可以结合的能源,如餐饮、购物、婚纱、亲子、科普、拓展、体验等,让人们进行二次消费,最终实现服务和运营的品牌化。田旗以恒大集团海花岛为例介绍道,该项目场地由三个独立的离岸式岛屿组成,规划平面形态为盛开在海中的三朵花,故取名为“海花岛”。项目总面积1万多亩,一半面积用于地产开发,一半从事旅游开发,涉及酒店、海洋、童话、博物馆、影视等28个业态。植物园与大型公园作为旅游综合体的辅助内容进行建设,在植物园内将兴建一座2万平方米的木本花海,四周以乔木围合。“在这个投资巨大的项目中,这片位于开阔地块的花海规模很小,只是锦上添花的一个节点。如果整个海花岛没有其他业态,只是花卉种植,其吸引力会大大减弱。”他说。
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大木乡的大木花海景区有三大核心景点,大木林下花园便是其中之一。大木林下花园海拔1000米,占地1100亩,与大木花谷景区相距200米。花园拥有从世界各地引入的近千种珍奇花卉,营造四季各异的林下花卉景观。
作为景区的建设方及运营方,夏雨表示,大木林下花园的特点在于夏季游览无日晒之苦恼。“花园内万千笔直挺拔的马尾松汇成万顷林海,凉风徐徐。松林下掩映着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嶙峋起伏,奇石兀立,森林、奇石、鲜花、草地相映成趣。此外,这里还建有林下梦幻广场、岩石花山、月亮湖、音乐台、林下神龟、玫瑰梯田、九曲漫步道、瞭望塔、草坪露营地等丰富的活动分区,为游客提供多重体验。”
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凉爽,从初春到深冬,四季都有花卉盛开。初春的郁金香花节将引来欧罗巴的热情。随后是温暖春季的杜鹃花节,夏季的绣球花节晕染着葱绿的森林。七夕时节,百合花节将呈献数以万计的各色百合为爱鼓掌。在宜人的秋季,秋海棠欣然涌动。而冬季茶梅盛开在林下,将为冬季燃起一片花火。
说起北京密云云峰山景区,在花友圈内可谓赫赫有名。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景区内薰衣草庄园及新建的浪漫树屋已成为其两大招牌。多年的运营积累,也让该景区经理侯宇龙对于花海设计、项目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的体会。
他告诉记者,将花海当作一种商业模式,自然要考虑后期效益。后续长线发展如何推进,要开发哪些相关配套产品,场地各种旅游资源如何利用,这些事情都要在规划之初予以明确,而不是单纯地种一片花。“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只可能获得短期效益。更为糟糕的是,游客体验也会非常短暂,感觉很无趣。后续如何把体验线做长,非常考验企业智慧。甲方应该对自己的优势、需求有清晰的了解。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甲方也该为项目的失败负一定责任。”
侯宇龙表示,后期效益现在恰好是众多项目的短板,所以更离不开一个专业的运营团队。每个花海的运营点不同,有的是观光旅游,有的是销售产品,有的只是餐饮。甲方自己或者雇佣的运营团队擅长什么类型的项目,就可以将其作为创作立意进行长期筹划。
到今年,云峰山薰衣草节已经举办了8届。每年一次的“盛会”都是基于景区一片面积为10亩的薰衣草花海。“多年来,我们一直坚守两点,一个是栽种真正的薰衣草,另一个是倡导让游客获得综合体验。”侯宇龙解释道,在薰衣草庄园,游客不仅可以亲近花海,在步道内到处游玩,还可食用薰衣草蛋糕、薰衣草奶茶、薰衣草茶等美食和饮品,并能在景区小卖店购买各式薰衣草产品作为伴手礼馈赠亲友,其中景区自创产品就有50种。今年,景区又新创薰衣草灯光秀活动———从端午节开始,在薰衣草花期开展夜间灯光秀,让游人在夏天清凉的氛围内,一边闻着花香一边欣赏独特的薰衣草夜景,从而将体验“线路”继续延长。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